本文字數約:3984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悶葫蘆”般的偏執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02、識別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有智慧地與之相處
03、父母如何緩解孩子的偏執型人格?
偏執型人格是最常見的一種人格異常,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有偏執型人格的人。他們輕則有偏執型的人格傾向,程度稍重的則達到了偏執型人格改變,如果情況繼續發展,甚至可達到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程度。
在生活中,偏執型人格異常的表現可以分為以下2種類型:
第一種,他們的性格比較孤僻、內向,不愛與人說話,是大眾所說的“悶葫蘆”,而且敏感多疑。
第二種,他們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擁有一定的權力與地位,他們認為自己在其它方面也很優秀,非常自以為是、固執己見。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分析第一種類型的偏執型人格異常,包括這部分群體的具體表現、形成原因,如何預防出現這種人格異常,以及大眾如何與這類人相處。
01、“悶葫蘆”般的偏執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有偏執型人格傾向,或者偏執型人格改變的群體,他們有典型的性格特征:敏感多疑,容易把別人的好意當成壞意,容易從負面角度理解社會事件和身邊的人和事。
如果他們把這種性格表露出來的話,旁人往往比較容易覺察,覺得這個人比較敏感、偏激、愛抱怨,充滿負能量。
可是他們中有的人性格內向,總是默不作聲,又或者不愛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這導致他們身邊的人未必能夠察覺出來,反而可能會認為他們心地善良,“平常為人挺好的”。
而且,他們雖然比較缺乏自我反省意識、能力和同理心,為人處世的方式可能會讓人覺得比較怪,但還沒有達到人格障礙的程度,不會出現遠遠超出社會規范的行為,所以即使他們到精神科就診,大夫一般也很難察覺出他們的人格異常。
但是,人格異常有可能會不斷演變,如果他們不斷遭受負性事件,精神心理越來越扭曲,就很有可能會發展至偏執型人格障礙,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極端行為,甚至是嚴重的違法犯罪。
那偏執型人格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在臨床診療中接診過大量有偏執型人格傾向的青少年、大學生患者。通過臨床深度心理幹預,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TPMIH)的經驗,我們發現這背後其實是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和完全的外歸因模式所致。
這些疊加性心理創傷有可能來自原生傢庭、校園生活、社會經歷以及婚姻等各個方面。比如:
他們的父母很可能不懂得科學育兒,長期對他們采取簡單、粗暴的傢庭教育方式,總是批評、訓斥、甚至打罵;
他們的原生傢庭經濟情況有可能比較拮據,甚至可能是來自較貧困的農村。他們吃了很多生活上的苦,而且因為貧窮而遭受別人的嘲笑、欺凌,甚至是侮辱;
他們步入社會後,在工作中不得志,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及尊重,傢庭經濟條件也沒有得到較大的改善;
他們走進婚姻殿堂後,往往跟另一半也相處得不太好,不懂得真正尊重伴侶,甚至可能在外面受了氣,回傢後向伴侶和孩子發泄負性情緒。所以他們的婚姻往往很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有些男性平常在工作中唯唯諾諾,討好同事和領導,但回到傢卻變了一副面孔,酗酒、大發脾氣,甚至傢暴妻子和孩子。
以上的成長和生活經歷導致他們不斷形成疊加性心理創傷,內心壓抑、自卑、憤怒,而外歸因模式,又導致他們將自己不順的責任完全推卸給他人,導致他們也無法從挫折中得以提升,反而憤怒和屈辱等負性情緒越來越強烈,逐漸發展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當這些心理創傷量變達到質變,而且遇到導火索事件時,他們壓抑已久的強烈負性情緒會全面爆發,人格障礙發展為重度。他們會失去理智,作出非常極端的行為,比如惡性報復傷害過自己的人,甚至是出現殘忍的殺害行為。
有很多引發社會熱議的極端報復犯罪事件,其中的兇手就極有可能是重度偏執型人格障礙。
比如2004年的“馬加爵案”中,殺害4名舍友的馬加爵;
2021年,殺害了復旦大學數學院黨委書記的大學老師薑文華;
還有今年5月,一名27歲的年輕小夥子在火車上阻止陌生男子抽煙,竟被對方用刀殺害!這名兇手也是重度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
還有很多連環殺人案、滅門案的兇手,他們都屬於重度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而且,這些兇手平常在生活中很可能就是“悶葫蘆”類型,周圍的人覺得他們還挺老實、挺內向的,壓根兒沒想到他們會如此兇殘。其實,他們越“悶”,反而可能說明他們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越多,認知越扭曲。一旦他們情緒爆發,將作出非常可怕及危險行為。
02、識別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有智慧地與之相處
既然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潛在危害很大,我們該如何識別?以下這個特征有助於大傢分辯。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采取不理性的完全外歸因模式。
他們與別人發生矛盾與沖突時,會一味地將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卻從不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對別人感到非常憤怒、怨恨。即使有人善意而具體地指出他們所存在的問題,他們也完全聽不進去。
他們甚至會將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不順最終歸咎於社會、國內體制的問題,經常抱怨,對國內社會及制度感到強烈不滿。
事實上,所有類型的人格障礙患者在遭遇負性事件時,都有這種外歸因模式。
很多現實生活中的“憤青”,或者總在網上惡意攻擊別人、抹黑自己國傢的“鍵盤俠”,往往就是人格障礙患者。那反過來,如果我們發現身邊有人是“鍵盤俠”,是憤青,我們最好有所意識,加強識別。
對於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我們當然是能避則避,盡量減少與他們的接觸。可是,有時候,我們難免需要跟他們打交道,甚至他們可能是我們的同事、甚至是傢人。
我們要有意識地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系,這不但是保護我們自己,甚至有可能令他們的人格障礙出現一定的改善。
比如,如果我們的傢人中有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我們要用有智慧的方式與之相處。我們要學會尊重和理解他們,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自卑的,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對“尊重”無比敏感。我們的尊重、理解和認可,往往能令他們感覺到溫暖及關懷。
我們還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肯定他們為傢庭作出的付出。這樣不僅能讓他們慢慢建立起自信心,還能讓他們更加樂意繼續為傢庭付出,傢庭氛圍更和諧,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對方是同事,我們可以盡量不要與他們有過多非必要的接觸,避免出現矛盾與沖突。當實在需要一起合作時,我們要註意千萬不要批判他們,如果要提建議,也要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必須先給予他們認可,再提出建議。否則,他們很容易從負面角度理解我們用意,本來隻是公事公辦,卻被他們解讀為針對他們。
而且,我們對他們表達認可時,要說得真誠、具體化,不要過度誇獎、戴高帽,不然他們可能會覺得我們說話“陰陽怪氣”,認為我們是說在反話。
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盡量避免跟他們有私下的、經濟上的來往,避免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03、父母如何緩解孩子的偏執型人格?
對於看到這篇文章的為人父母者而言,我希望你們更要學習人格障礙的知識,懂得科學、有智慧地教育孩子,從而有效預防孩子出現偏執型人格。
其實,很多有人格異常的青少年患者,他們父母的其中一方往往也存在人格異常。當父母嚴重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識與能力,習慣於推卸自身的責任,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也很容易出現人格異常。
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要學會理性的綜合性歸因模式——既看到客觀因素與他人的問題,更要具備自我反省的意識和能力,能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提升。
這種綜合性歸因模式非常有利於個體的心身健康,有效預防出現人格異常。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偏執型人格,且性格比較孤僻、內向,父母更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並付諸實際行動,改變傢庭教育方式,才更有可能緩解孩子的人格異常,甚至實現逆轉。
第一,父母盡量避免再對孩子造成新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對於已經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要有意識地去修復。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偏執型人格傾向了,父母還是采取以往的傢庭教育方式,繼續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的話,孩子的人格異常會不斷加重,最終就很可能會發展為偏執型人格障礙,甚至違法犯罪。
為了避免孩子釀成大錯,父母要先改變傢庭教育方式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努力重建親密的親子關系及良好的傢庭氛圍,這一點非常重要。
對於過去已經對孩子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父母可以想辦法修復,比如可以向孩子真誠道歉,然後如果後續再遇到同類型事件時,父母的處理方式一定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當然,父母也不能寄希望於一次道歉就能讓孩子原諒自己。
第二,這類孩子往往性格內向、孤僻,其內心非常自卑,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及尊重。
他們對外很可能會表現得非常“要強”、“爭強好勝”,總是喜歡跟別人比較,不願意被別人比下去。一旦他們感覺別人不認可及不尊重自己,他們會特別憤怒,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
父母要引導孩子放平心態,不用盲目地與人比較。就算要比,我們也要比一世,而非比一時。我們要具備時間思維,就算當下我們比不上別人,但我們不斷努力、奮鬥,最終我們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又或者收獲獨特的人生價值。
父母要學會在生活中不斷給予孩子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幫助孩子逐漸變得自信。而且,當他們的情感需求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滿足後,自然就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及評價。
等到孩子內心真正自信起來後,他們的敏感、多疑會明顯緩解,偏執型人格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們在文章開頭說過,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並不都是敏感多疑、沉默內向的“悶葫蘆”類型。還有另一類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他們表面光鮮,但內心傲慢、自以為是,聽不見別人的意見,忽視別人的感受,令身邊人感到非常壓抑。
他們在婚姻經營、傢庭教育上也極有可能不斷受挫,給孩子和他們的伴侶帶來很多疊加性心理創傷。明天我們會針對這種類型進行深入的分析。
留言列表